《自然》:中国科学家找到新冠中和抗体,能有效阻断病毒感染恒河猴|环球科学要闻
来源: | 发布时间:2020-09-05 20:48
- 最新
- 精选
- 区块链
- 汽车
- 创意科技
- 媒体达人
- 电影音乐
- 娱乐休闲
- 生活旅行
- 学习工具
- 历史读书
- 金融理财
- 美食菜谱
《自然》:中国科学家找到新冠中和抗体,能有效阻断病毒感染恒河猴 | 环球科学要闻
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
周一至周五
第一时间掌握
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
声音资源加载中...
var mv0 = new APlayer({element: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mvplayer0'),narrow: false,autoplay: false,music: {title:decodeURIComponent('环球科学要闻0527.mp3'),author: '来自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',url:'http://res.wx.qq.com/voice/getvoice?mediaid=MjM5NDA1Njg2MF8yNjUyMDAyNjc4',pic:'http://h.chuansong.me/huanqiukexue.jpg'}}); mv0.init();· 新冠病毒 ·
能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恒河猴的抗体
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机构开展的研究,首次报道了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,能有效治疗、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特异性、全人源单克隆抗体。研究团队从一名COVID-19康复患者的血液中,提取到两种新冠中和抗体(CA1和CB6),在随后的恒河猴试验中,CB6能有效预防恒河猴感染新冠病毒,并且减轻病毒对肺部的损伤,展现出良好的前景。这项研究发表于《自然》杂志。目前,CB6的人体临床试验申请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· 行星科学 ·
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,是怎样撞向地球的?
图片来源:Chase Stone
6600万年前,一颗小行星撞向今天的墨西哥湾,形成希克苏鲁伯陨石坑(Chicxulub crater)。此次剧烈的撞击引发了一系列气候变化,也直接导致了非鸟类恐龙的灭绝。在一项发表于《自然-通讯》的研究中,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模型指出了此次撞击的角度。他们利用3D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撞击角度,提出该陨石坑是由来自东北方向的一次倾角较大(与水平面夹角45度–60度)的撞击造成的。对于白垩纪的生物来说,这是最糟糕的情景,因为这一撞击角度释放的导致气候变化的气体多于其他情形。
· 细胞生物学 ·
禁食能激活细胞自噬,维持健康体重
近年来,通过间歇性禁食保持健康体重成为了一种趋势,而禁食能促进人体内的细胞发生自噬(细胞自我循环的过程)。最新一项发表于《细胞报告》的研究,揭示了在这一过程中,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的激活过程。Sequoia、YL-1 和 Sir2蛋白质能与胞质自噬相关蛋白 Atg8a相互作用,促使其在细胞核内富集,并调控自噬基因的转录。研究人员认为,通过干预激活体内的自噬途径,或可以帮助人们维持体重健康。
· 新冠病毒 ·
WHO宣布暂停羟氯喹治疗COVID-19的试验
上周,《柳叶刀》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,氯喹或羟氯喹无论是单独使用,还是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起使用,都没有展现出益处,甚至有可能升高患者的死亡率。鉴于这一结果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总干事谭德塞宣布,WHO正在进行的“团结试验”项目立即暂停羟氯喹试验。“团结试验”项目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临床试验,旨在比较几种不同药物或药物组合治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· 微生物学 ·
患慢性鼻炎,或是因为鼻子中缺乏乳酸菌
图片来源:De Boeck et al. / Cell Reports
据一项发表于《细胞报告》的论文,科学家分析了分布于健康人群和慢性鼻炎患者上呼吸道的30个不同菌科的细菌。研究发现,健康人群含有更多乳酸菌,在鼻子的一些部位,这一细菌数量是鼻炎患者的10倍。他们还发现一种乳酸菌Lacticaseibacillus含有一些特殊的基因,能生活在氧浓度较高的鼻腔中,并通过鞭毛附着在鼻腔表面细胞上,产生抗炎和抗病原菌等健康效益。当这些细菌引入健康人的鼻腔时,它们能存活2周的时间,且不会对人产生不良影响。
· 新冠病毒 ·
新冠病毒突变并未增强病毒的传染性
此前的研究发现,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已经出现突变。在一项发表于预印本网站bioRxiv的文章中,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75个国家的1.5万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基因组。他们共鉴别和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中的6822个突变,其中273个突变反复出现,而31个突变独立出现了至少10次。通过构建病毒的演化树,他们发现并没有任一常见突变增加了病毒的传染性。大多数常见突变主要由人体免疫系统诱导病毒产生,而非病毒为适应宿主而自主产生。
· 航天 ·
维珍轨道公司空基运载火箭首次试射失败
总部位于美国的维珍轨道公司25日首次试射空基运载火箭,但任务在火箭释放后不久就终止。当天上午,一架代号为“宇宙女孩”的波音747改装飞机携“发射器一号”火箭起飞。在进入计划发射区域后,“发射器一号”火箭从“宇宙女孩”机翼下释放。维珍轨道公司在官网发表声明说,火箭助推发动机成功点燃,这是该公司首次尝试空中点火,但在随后的飞行第一阶段早期出现异常,任务“安全终止”。“宇宙女孩”号飞机及机组人员安全降落。(新华社)
· 新冠疫情 ·
文:吴非、石云雷、马一瑗、曾欣欣
编辑:吴非、石云雷
在看
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
前往“发现”-“看一看”浏览“朋友在看”
看一看入口已关闭
在“设置”-“通用”-“发现页管理”打开“看一看”入口
我知道了
已发送
取消
发送到看一看发送
《自然》:中国科学家找到新冠中和抗体,能有效阻断病毒感染恒河猴 | 环球科学要闻
字
发送中
微信扫一扫
使用小程序
取消 允许
取消 允许
微信版本过低
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,请升级至最新版本。
我知道了 前往更新
确定删除回复吗?
取消 删除
知道了
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
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如若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
觉得不错,分享给更多人看到
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 微信二维码
分享这篇文章
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 最新文章
《自然》:中国科学家找到新冠中和抗体,能有效阻断病毒感染恒河猴 | 环球科学要闻
通古斯大爆炸新解释:没有撞向地球的天体,产生了近200颗原子弹的冲击力?
还记得《哈利·波特》里的“活点地图”吗?科学家将它变成了现实
科学家发现110亿年前的“宇宙火环”丨环球科学要闻
只用一周的业余时间,这位逆天博士生解决了困扰数学界数十年的难题
推广 | 拼了40年,全球排名仍然倒数,我们为什么搞不定这个?
多项新冠研究发表,特朗普推荐的“神药”可能无效且增加死亡风险 | 环球科学要闻
《万物》杂志联名童心制物,公益赠送万本科学杂志推动 STEAM 知识普及
面对阿尔茨海默病,为何女性更危险?
《环球科学》史上最朋克的一期杂志来了! | 新刊导读
(function(){ var bp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 var curProtocol = window.location.protocol.split(':')[0]; if (curProtocol === 'https') { bp.src = 'https://zz.bdstatic.com/linksubmit/push.js'; } else { bp.src = 'http://push.zhanzhang.baidu.com/push.js'; } 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 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bp, s); })(); (function(){ var src = (document.location.protocol == "http:") ? "http://js.passport.qihucdn.com/11.0.1.js?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":"https://jspassport.ssl.qhimg.com/11.0.1.js?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"; document.write(''); })();